口固定式吊機防護裝置的維護周期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,以下是一些常見的維護時間參考:
一、日常維護(每日或每班工作前/后)
外觀檢查
每天都應對吊機的防護裝置進行外觀檢查,包括檢查防護欄、防護罩等的完整性。查看防護欄是否有變形、松動或損壞的跡象,例如防護欄的橫桿是否彎曲、豎桿與主體結構的連接螺栓是否松動等。對于防護罩,要檢查其是否有裂縫、破損,特別是在經常受到貨物碰撞或摩擦的部位。
檢查安全警示標識,如“禁止靠近”“注意落物”等標識是否清晰可見。如果標識褪色、剝落或被遮擋,應及時更換或清理,確保其能夠有效地提醒操作人員和周圍人員注意安全。
清潔工作
在每班工作結束后,對防護裝置進行清潔是很有必要的。清除防護欄、防護罩等表面的灰塵、油污、鹽分(對于沿海港口的吊機)等。因為這些物質可能會腐蝕防護裝置的金屬部件,縮短其使用壽命。可以使用干凈的濕布或專門的清潔劑進行擦拭,但要注意避免清潔劑對防護裝置的材料造成損壞。
二、定期維護(每周-每月)
結構檢查
每周至少進行一次較為詳細的結構檢查。對于防護欄的連接部位,使用工具檢查螺栓的緊固程度,確保其扭矩符合要求。一般來說,防護欄連接螺栓的擰緊扭矩應根據其規格和設計要求確定,例如M12的高強度螺栓,擰緊扭矩可能在40-60N?m之間。同時,檢查防護欄和防護罩的焊接部位是否有裂縫,特別是在承受較大應力的區域,如防護欄與吊機主體結構的焊接點。
每月應對防護裝置的支撐結構進行檢查,查看其是否有變形或位移。例如,支撐防護欄的支架是否垂直,有無傾斜現象。如果發現支撐結構出現問題,可能會影響防護裝置的穩定性,需要及時進行修復或加固。
功能檢查
對于一些帶有自動防護功能的裝置,如自動防護門的感應裝置、防護欄上的防攀爬報警裝置等,每周進行功能檢查。檢查感應裝置是否靈敏,能夠準確地檢測到人員或物體的靠近。對于報警裝置,測試其是否能夠正常發出警報信號,包括聲音是否響亮、燈光是否閃爍等。可以通過模擬觸發條件來進行測試,如在感應區域放置障礙物來檢查感應裝置的反應。
檢查防護裝置的活動部件(如可折疊的防護欄、可開啟的防護罩等)是否能夠靈活開閉。每月對這些活動部件的鉸鏈、滑道等部位進行潤滑,使用適合的潤滑劑,如鋰基潤滑脂,確保其運動順暢,避免因卡滯而影響防護裝置的正常使用。
三、***維護(每季度-每年)
材料檢查與更換
每季度對防護裝置的材料性能進行檢查。對于金屬防護欄和防護罩,檢查其是否有腐蝕、磨損的情況。如果腐蝕深度超過規定的安全厚度(例如對于厚度為5mm的防護欄,腐蝕深度超過1mm時可能需要更換),或者磨損程度影響其防護功能,應考慮更換部件。對于防護裝置中的塑料、橡膠等部件,檢查其是否老化、變硬或變脆,如發現這些情況,也要及時更換。
每年對防護裝置進行一次***評估,根據其使用情況、損壞程度以及港口的安全要求等因素,決定是否需要對防護裝置進行整體更換或升級。例如,如果港口業務量增加,貨物裝卸頻繁,導致防護裝置頻繁受損,可能需要提前進行更換。
與其他系統協同檢查
每半年將防護裝置的維護與吊機的其他系統(如電氣系統、機械傳動系統)的維護相結合。檢查防護裝置與電氣系統的聯鎖是否可靠,例如,當防護門打開時,吊機的相關操作(如起吊、大車行走等)是否能夠自動停止。同時,檢查防護裝置與機械傳動系統之間是否存在干涉現象,確保防護裝置在吊機運行過程中不會受到機械部件的碰撞而損壞。